苏志强胡子拉碴,神情憔悴,头发白了一半。
人放回来,“受贿”之事尚未处理,工作暂停。
苏竹喧觉得,老爸一下子老了很多。
握着茶杯,呆坐沙发半天,喊他一声,半天没回应。
她很心疼,却无能无力。
一棵小草,如何能帮助大树遮风挡雨?
乔禾耘说的话,如同重拳锤击。
她开始思考以前从没有想过的问题。
乔振华惜情惜才,多次向组织力保,苏志强没被开除,调入报社下属刊物,担任一名普通编辑。
彼时,家庭类杂志非常多。
《我爱我家》缺乏辨识度,要死不活。
要不是社里财政支撑,早就关门大吉。
苏志强拿着调转关系,去杂志社报到。
主编宋卫华比他级别低,以前路上碰到,点头哈腰,态度谦卑。
而今,他的眼神,从老花镜往上翻,尽是幸灾乐祸:“苏志强,你竟然落到我的手里?”
苏志强心中一惊,宋卫华这是要公报私仇?
不止一次,他在中层会议上,严厉批评杂志社得过且过,缺乏开拓进取精神。
宋卫华终于逮到机会:“你这小子,太目中无人!我一大把年纪,主动打招呼,你竟然不理不睬?”
“我近视眼,人走到对面,也看不清楚。很多人都知道,不是故意不理人。”
“近视眼,你不晓得戴眼镜?你就是太狂妄,得罪的人还少?”
宋卫华用手指骨节,敲击桌面:“你说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,好好好,那就请你教我如何开拓进取!”
苏志强在家里,脾气温和。
一屋子女人,和她们发什么脾气?
但在单位,雷厉风行、性情如冲天炮;能压得住他的,只有乔振华。
此刻,他咬紧牙关,不让炮弹冲膛而出。
宋卫华口气缓和:“我们下一期的重点选题,有关第三者插足。你挑梁组稿,去吧!”
苏志强拎着茶杯,找到自己的办公室。
20多平米的空间,摆了三张桌子。
另两位是女性,戴眼镜的吕丽敏,和刚大学毕业的方楠。
高高在上的领导,竟然成为同事,两位小编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。
吕丽敏拿着抹布,将他的桌椅一顿猛擦。
方楠则抢过杯子,给他冲泡热茶,双手奉上。
“你们不必这样客气。”
“您是苏总,以后就是我们的领导。”吕丽敏30多岁,圆滑嘴甜。
苏志强苦笑:“你们的领导是宋主编,别瞎喊。我和你们一样,就是一个普通编辑。”
“宋主编过一年就退休,市场部的人说,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。您来了,给我们带来希望。”
“你们希望什么?”
“希望《我爱我家》能活下去,我们保住工作,工资还能再高一点。”
苏志强沉吟:“那得大调整,杂志的内容好,读者爱看。”
“所以,我们都眼巴巴地看着你呀!”
“我一个做民生、经济类深度报道的记者,哪里懂家长里短?”
吕丽敏和方楠听出来了,苏志强瞧不上《我爱我家》。
在他眼里,这份杂志如同不入流的狗仔小报。
她们默默回到各自办公桌前。
苏志强问:“下一期选题的组稿,你们完成了吗?”
吕丽敏懒懒地说:“我挑了几篇作者投稿,将内容综合一下。”
方楠则有些兴奋,站起来,将一摞印有《青城日报》红头的文稿,递到苏志强跟前:“我自己写的,苏总帮忙改改?”
“请叫我苏编辑,老苏,或者苏叔叔,也行。”
方楠笑:“好的,老苏。”
苏志强低头看文,文题为《“隐形战场”:现代都市中第三者现象的大数据解析》
“你这是,写论文?”
方楠抠了抠脑袋:“不行吗?”
“《我爱我家》是生活类杂志,不是学术期刊。你这个标题,谁还有兴趣往下看?”
吕丽敏站起身,也将自己写的文稿递过来。
“我编辑了三段小故事,一个是原配回家撞到丈夫与小三苟合,一个是原配带人将小三剥光,绑在电线杆上,还有一个更精彩,男女原配联手,抓奸出轨的老公和老婆。”
方楠撇嘴:“咦——,真狗血。”
“都是作者投稿,真实事件,又不是胡编乱造。”
吕丽敏洋洋得意:“这些东西,读者爱看,再想一个吸睛标题,登在封面,绝对提高销量!苏总,哦,苏编,您觉得怎么样?”
苏志强没表态,反问:“咱们杂志定位是什么?”
方楠:“宋主编说,我们杂志以家庭生活为核心定位,选题方向涵盖夫妻关系、亲子教育、家庭伦理、生活保健等内容。”
吕丽敏摆手:“快别谈定位,老宋自己都没主心骨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一忽儿要我们外出采访,写纪实类新闻;一忽儿又要我们学习《故事会》、《今古传奇》。有没有搞错?我们既不是记者,又不是作家,只是个编辑而已!”
苏志强搬出近期杂志,认真研读了两天,然后去了市场部。
市场部就两个人,负责市场开发、发行及广告业务。
何庆伟和小蔡正在下象棋。
苏志强上前问道:“何主任,你这里有发行数据记录吗?”
“你要那个干什么?”何庆伟抬了下眼皮,右手扬起棋子,拍在小蔡跟前:“将军!”
“不给看?”苏志强鼓起眼睛,面色威严。
虎落平阳,终究还是虎。
何庆伟胆寒,从抽屉翻出一个黑皮笔记本,阴阳怪气地说:“撑不了一年,就要关门大吉罗。”
《我爱我家》是事业编制,何庆伟和小蔡都不是正编,收入又低,可能早就找好了下家。
有关它的命运,社里高层曾多次开会讨论。
苏志强等人主张关停,乔振华却力挺,创刊几十年的杂志,不能在他的手里死掉。
他认为,杂志有广泛的读者群,只是缺乏一个好舵手。
苏志强没想到,自己会被“发配”到这里。
“受贿”这件事,表面上看,似乎是赵建华举报;但背后,更可能是肖黄竹操盘。
职场表面上有层级制度,更有看不见的鄙视链。
读书不多的广告人,在编辑记者眼里,就是大老粗。
久之,社里悄悄形成两支站队。
报纸广告带来丰厚的利润,肖黄竹越来越嚣张,不服乔振华的领导。
乔振华对广告公司内部管理动刀,受到肖黄竹的抵制。
撬走苏志强,乔振华工作失衡,便无暇顾及广告公司。
苏志强推测,这就是肖黄竹打的如意算盘。
远离权力中心,他当前最重要的任务,是如何活下来,保住《我爱我家》这个阵地。
回到办公室,仔细研读何庆伟的笔记本。
杂志的发行渠道,以邮局订阅和书店报亭为主。
从数据分析,何庆伟和小蔡曾经很努力,前年的销量还不错,但近两年,下滑严重。
问题出在哪里?